國內外微型調速電機齒輪材料選用情況介紹
微型調速電機在提高制造工藝和提高工作能力的同時,還需要提高齒輪材料和質量。通過齒輪間相互嚙合實現力的傳遞,微型調速電機的使用和操作,不僅要分析材料的性能是否與零件目前的工況相符,而且要分析材料的經濟性,以確保材料易于制造,從而提高零件的生產效率,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,減少不必要的損失。世協提醒大家,若選用不合適的齒輪材料,將導致零件早期磨損,甚至不能使用。
微型調速電機齒輪材料的機械性能主要包括硬度、強度等指標,它反映材料在使用時所表現出的特性。
微型調速電機齒輪材料的要求:
1.材料的加工工藝要求
材料的工藝性能是指材料本身能夠較好地適應加工能力的各種要求。齒輪的制造需要進行鍛打、切削和熱處理等工序,因此在材料選擇時應注意其工藝性能。
2.材料本身的經濟性要求
經濟性指的是花費最小的成本,獲得最大的利益。當滿足功能要求時,如何降低生產成本也是需要考慮的。
國內外微型調速電機齒輪材料選用情況
目前,我國對微型調速電機材料的選擇主要依據JB/T10816-2007、JB/T10817一2007等相關規定實施。齒輪和齒輪軸均采用鍛打件,材料為20CrMnMo,經齒面滲碳淬火制成的齒面硬化層深度為0.15ma~0.25mm;齒輪表面硬度為54~58HRC,芯部硬度為33~38HRC;出輪軸表面硬度為58~62HRC,芯部硬度為38~42HRC。可以采用具有相同機械性能的其它類型的材料,但不能采用鑄造齒輪。軸的材料為42CrMo,調質處理,硬度為255~286HBW。允許使用有同樣力學性能的其他類型材料,但不得使用鑄件。
目前,國外的硬齒面齒輪材料中主要選用優質合金鋼17CrNiMo滲碳淬火精加工而形成,齒輪和熱處理的質量由IS06336一1996的相關級別進行控制。